技能风采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刘佩玲工作室开展研修活动

3月19日上午,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刘佩玲工作室开展研修活动,总结过往授课经验,为新学期“家庭文化认知”主题课授课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工作室主持人刘佩玲老师邀请工作室成员邓燕、于逍航老师担任研修活动主讲,为大家分享提升家庭文化认知课授课质量的教学实践心得,与大家共同研讨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家庭文化认知课教学。

刘佩玲工作室研修活动成员合影

活动伊始,邓燕老师从授课实践心得切入,分享了她当下对家庭文化认知课的理解,探讨了家庭关系、角色定位与个人成长的内在关联及相关案例。邓燕老师首先指出,授课教师应在教学中尽量保持课程主线的完整性,以及多从学生角度思考在共建和谐家庭过程中的方向与落脚点,引导学生理解自主的成长对和谐家庭的积极影响,从而达成实现个人与家庭共同成长的愿景。

邓燕老师分享“家庭文化认知课”专题内容

基于邓燕老师对家庭文化认知课授课脉络的梳理,于逍航老师带领大家探讨人工智能在家庭文化认知课教学中的应用话题,包括如何运用deepseek、豆包、讯飞星火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支持家庭文化认知课程备课,如何发挥技术赋能的“魅力”助推家庭良好氛围的营造。同时,于逍航老师提醒大家,人工智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共建和谐家庭。

于逍航老师分享“人工智能赋能家庭文化认知课教学”专题内容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刘佩玲作研修活动总结。刘佩玲老师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在家庭文化认知课的授课中,我们应注意家长和学生成长的时代和背景,在传递共建和谐家庭的核心理念过程中,可适当调整授课策略,及时更新授课素材和信息技术,确保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共同努力在家庭文化认知课程理念传播中帮助学生体验与家庭、社会和谐互动的愉悦感。”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主持人刘佩玲老师对研修活动进行总结

本学期,学校即将启动“家庭文化认知”主题课授课活动,家庭教育指导刘佩玲工作室团队集体研修、备课,为“家庭文化认知”主题课授课活动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相关网站